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居延新简为中心,兼用居延汉简、敦煌汉简、额济纳简、肩水金关简等西北文书简,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新莽简的判断标准进行补充说明及相关考证.可作为新莽简判定标准的“()”、“二十”、“三十”、“十”等数字的使用始于始建国初年,终于地皇四年新朝结束.“桼”与“斛”不能单独作为新莽时期的断代标准.追述简、朔闰问题、数字的误释等都易造成对新莽简年代判定的干扰.从始建国年间开始,“十”的横笔逐渐被拉长,变得与之前“七”的写法相似.新辑得有王莽年号的简6枚,无年号但依据其书写特征可判定为新莽时期的简9枚,以及疑为月令诏残文的简4枚,有助于深入理解新莽时期戍卒的日常活动与边地的社会生活.
推荐文章
新媒体节目口语传播特点探析 ——以《奇葩说》为例
新媒体
《奇葩说》
口语传播
碎片化
中稻新组合简比试验
中稻
杂交稻
新组合
简比试验
简欧住宅设计--以福星惠誉东澜岸为例
住宅设计
简欧风格
设计来源
设计理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莽简判断标准补说——以居延新简为中心
来源期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学科
关键词 新莽简 简牍 居延新简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古代史与文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13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天然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莽简
简牍
居延新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月刊
2095-1639
10-1005/K
16开
北京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4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