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脾统血”是脾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原义是指脾脏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的生理功能.反之,这种生理功能失调,就会出现“脾不统血”的病理现象.基于中文“统”字解释,提出广义的“脾统血”概念.指脾有“统领”和“总辖”血液功能,并通过文献查阅和临床实践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慢性期出血与“脾不统血证”极为相似,涵盖了统则血生、统则血行、统则血止、统则血裹4种生理变化、病理过程及其治疗法则.
推荐文章
周耀庭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总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补肾养血
清热解毒
周耀庭
陈斌从脾肾论治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脾肾论治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陈斌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T细胞免疫状态
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特发
T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
受体,抗原,T细胞
幽门螺杆菌根治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治疗意义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
临床疗效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运用脾统血理论指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治疗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脾统血 脾不统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出血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0-11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丽 124 872 17.0 25.0
2 陈信义 269 3315 30.0 44.0
3 陈科 4 17 2.0 4.0
4 褚雨霆 12 74 5.0 8.0
5 李天天 5 26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脾统血
脾不统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出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