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摘要:
针对云南彝良地震灾区灾后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通过对试验小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径流小区的监测,以探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和养分流失及对收获期作物粒重的影响,寻求控制和减少农田水土流失及增产的有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3次地表总径流量顺序为黄豆单作(17.0 m3· hm-2)>马铃薯单作(15.9 m3·hm-2)>玉米单作(13.7 m3· hm-2)>玉米∥马铃薯顺坡种植(12.6 m3·hm-2)>玉米∥黄豆(12.3 m3·hm-2)>玉米∥马铃薯(11.7 m3·hm-2);土壤总侵蚀量顺序为马铃薯单作(930.15 kg·hm-2)>黄豆单作(821.70 kg·hm-2)>玉米单作(739.05 kg·hm-2)>玉米∥马铃薯顺坡种植(716.70kg·hm-2)>玉米∥马铃薯(651.90 kg·hm-2)>玉米∥黄豆(620.10 kg·hm-2);在地表径流量方面,最好模式玉米∥马铃薯间作,比最差模式黄豆单作削减地表径流量31.2%,比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削减地表径流量26.4%、14.3%;在土壤侵蚀量方面,最好模式玉米∥黄豆间作,比最差模式马铃薯单作削减土壤侵蚀量33.3%,比黄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削减土壤侵蚀量24.5%、16.1%.在土壤养分流失方面,玉米∥黄豆间作比马铃薯单作削减总氮流失30.6%;玉米∥黄豆间作比马铃薯单作削减氨氮流失22.2%,并有显著差异.可见,在彝良地震灾区玉米∥马铃薯和玉米∥黄豆间作种植模式在减少水土养分流失方面有一定效果.
推荐文章
贵州坡耕地三种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对比研究
坡耕地
紫花苜蓿—玉米间作
水土保持
南方坡耕地种植苎麻水土保持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
苎麻
坡耕地
侵蚀模数
水土保持
径流系数
水源保护区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水土保持效应试验
水源保护区
坡耕地
种植模式
水土保持
综合效应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应
水土保持
土壤水源涵养
坡耕地治理
东北黑土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保持效应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彝良 地震灾区 种植模式 间作 水土流失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农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9
页数 8页 分类号 X5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54/j.jare.2015.017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祖艳群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15 2995 29.0 48.0
2 李元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7 3117 29.0 48.0
3 陈建军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4 1153 16.0 32.0
4 郭先华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1 131 6.0 10.0
5 马传功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 8 1.0 1.0
6 何晓彤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1)
共引文献  (27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8)
19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彝良
地震灾区
种植模式
间作
水土流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005-4944
12-1437/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5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