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激痛点(TrP)针灸是一种使用毫针刺激激痛点的针灸疗法,它的形成是基于现代医学对激痛点的理解结合传统针灸而演变而成.在过去的20年中,激痛点针灸相关的概念和针灸技术不断地发展;采用刺激激痛点治疗疾病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激痛点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以外其他疾病的趋势也日渐显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了激痛点针灸和传统针灸的异同:针刺穴位,针具使用和针刺方法,以及治疗适应症.在临床上,传统针灸包括多种治疗方式和操作手法,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病症.在科研方面,传统针灸的疗效也在各种实验中得到验证.激痛点针灸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经络的概念和阿是穴的衍生.激痛点的位置,分布规律和疼痛模式类似于那些传统的穴位;针具的选择,针刺的深度,以及操作手法是传统针灸的一部分.因此激痛点针灸是传统针灸的一个组成部分.
推荐文章
基于针灸理论应用激痛点注射治疗寒区便秘的可行性探讨
便秘
寒秘
激痛点注射
针灸
寒区部队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RCT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
IBS针灸
循证医学
方法学
背俞温针灸治疗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
胃脘痛
脾胃虚寒
背俞穴
温针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痛点针灸与传统针灸的关系与比较
来源期刊 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激痛点 针灸 激痛点针灸 疼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Academic Debat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增福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临床部 3 25 3.0 3.0
2 南蛤 1 10 1.0 1.0
3 周科华 德门大学健康科学系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痛点
针灸
激痛点针灸
疼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
季刊
1003-5257
11-2892/R
16开
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0-679
199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32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