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为了了解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本文以该区域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经济林和灌丛为研究对象,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采用的加拿大林业碳收支模型(CBM-CFS3),利用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野外森林植被调查样地数据,拟合出研究区的蓄积-生物量转换参数和林木器官生物量比例参数,建立研究区内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蓄积生长方程、蓄积-干材生物量转换方程、生物量组分比例方程,采用这些方程评估了2010年河北省北部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速率。结果表明:拟合的不同森林植被蓄积生长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7,蓄积-干材生物量转换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8,生物量组分比例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评估该区域森林植被碳汇功能和潜力。2010年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储量为59.66 Tg(C),平均森林植被碳密度为25.05 Mg(C)?hm-2,森林植被固碳速率为0.07~1.87 Mg(C)?hm-2?a-1;其中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经济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30.97 Tg(C)、12.36 Tg(C)、15.73 Tg(C)、0.60 Tg(C)和26.09 Mg(C)?hm-2、26.14 Mg(C)?hm-2、24.50 Mg(C)?hm-2、7.53 Mg(C)?hm-2。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密度与固碳速率均从西北到东南呈升高趋势。造林后森林面积增加6400 km2,森林植被碳储量增加19.54 Tg(C)(不包括灌丛);林龄结构以中幼龄林为主,未来森林固碳潜力巨大。说明造林在增加森林植被碳储量和提高森林的固碳速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变化
辽宁省
碳收支模型CBM-CFS3
森林植被碳储量
固碳速率
森林植被碳密度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2005-2050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及碳密度估算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碳密度
回归分析
青龙满族自治县
秦皇岛市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
秦皇岛市
森林植被碳储量
碳密度
空间分布
安徽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动态及固碳潜力
安徽省
森林类型
龄组
碳储量
固碳潜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河北省北部 CBM-CFS3 模型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碳密度 固碳速率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2-40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71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51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1)
共引文献  (146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1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北省北部
CBM-CFS3 模型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碳密度
固碳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