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国江苏地区RhD阴性人群DEL表型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吸收放散法从57名RhD阴性献血者筛选出DEL型,用试管法检测其C、c、E和e抗原,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HCE基因型.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方法对DEL表型个体RHD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共检出DEL型10例,占RhD阴性人群17.54%;DEL个体以RhCcee为主(80.0%),而RhD阴性个体Rhccee表型最多(61.7%).10例DEL个体RHD基因第9外显子的1227位点G均突变为A.结论 常规方法鉴定的RhD阴性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为表达突变RHD基因的DEL型.RHD* 1227A是江苏省汉族人群最常见的DEL分子机制.
推荐文章
血清学Rh(D)阴性个体分子机制的研究
Rh血型
Rh(D)阴性
RH(D)基因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23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多态性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NFKB1基因启动子区-94ins/del ATTG多态性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NFKB1 基因
多态性,单核苷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汉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苏汉族DEL表型个体的分子机制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RhD阴性 D放散型 基因多态性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遗传学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0-2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0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3-9406.2016.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建宇 36 204 8.0 12.0
2 黄成垠 83 422 11.0 15.0
3 陈青 25 63 5.0 5.0
4 王思思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RhD阴性
D放散型
基因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月刊
1003-9406
51-137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17号
62-1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3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5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