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析维也纳盆地的地层和断裂发育特征,总结该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并对该盆地的勘探潜力进行探讨.维也纳盆地是位于东阿尔卑斯与西喀尔巴阡褶皱带之间的走滑拉分盆地,具有波西米亚和古生界至中生界双重基底,构造演化分为侏罗纪伸展断陷、白垩纪至早中新世逆冲推覆和中新世中期盆地拉分3个阶段.维也纳盆地自下而上形成3个构造层,分别为侏罗系至白垩系原地沉积层、二叠系至古近系外来推覆体沉积层和新近系沉积层.维也纳盆地发育上侏罗统泥灰岩和古近系页岩两套烃源岩,上侏罗统启莫里阶Malmian组泥灰岩是主要的烃源岩.储层分布于三叠系至新近系中新统的各个层段,其中最重要的储层为中新统浅水三角洲相砂岩,其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76%,其次为三叠系亮晶白云岩.区域盖层为新近系页岩.综合评价认为,中生界外来推覆体(复理石浊积岩和三叠系白云岩)和原地中生界沉积物(即第二、第三构造层)是最重要的勘探潜力区.
推荐文章
东非裂谷Kerio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东非裂谷
Kerio盆地
石油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烃源岩
东非裂谷South Lokichar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东非裂谷
东支
South Lokichar盆地
石油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楚雄盆地云龙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目标
楚雄盆地
云龙凹陷
资源
勘探评价
东非裂谷Rukwa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东非裂谷
Rukwa盆地
石油地质特征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烃源岩
海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也纳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探讨
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勘探潜力 维也纳盆地 走滑盆地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1-89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53
字数 5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9/j.0479-8023.2016.0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江海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49 306 9.0 15.0
5 张立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2 1.0 1.0
6 张红伟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地质
勘探潜力
维也纳盆地
走滑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79-8023
11-2442/N
16开
北京海淀北京大学校内
2-8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28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