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结合双温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典型脉宽飞秒脉冲激光与镍钛二元形状记忆合金相互作用时能量密度对靶材烧蚀深度的影响。模拟了脉宽为100 fs,能量密度为0~125 mJ/cm2的单脉冲激光辐照90 nm厚镍钛合金薄膜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飞秒单脉冲激光烧蚀镍钛二元形状记忆合金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烧蚀相。能量密度较低时,烧蚀结果呈现弱烧蚀相,烧蚀深度较低,并且与光学穿透深度相关;能量密度较高时,烧蚀结果呈现强烧蚀相,烧蚀深度大幅度增大。采用“拼花法”对高斯飞秒脉冲激光辐照镍钛靶材的形貌进行预测,发现使用能量密度为阈值附近的飞秒激光辐照靶材时,能够获得底部较为平坦的烧蚀弹坑。
推荐文章
超快脉冲激光对钛合金的烧蚀特性与作用机理
超快脉冲激光
钛合金
烧蚀特性
作用机理
降雨能量对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溅蚀的影响
降雨能量
溅蚀
溅蚀过程
总溅蚀量
净溅蚀量
典型黑土区
金刚石镀膜YG类硬质合金酸蚀特性及去钴深度的定量测试
金刚石薄膜
硬质合金刀具
原子吸收光谱
酸蚀特性
定量薄层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能量密度对合金蚀除深度影响与弹坑形貌预测
来源期刊 光电技术应用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飞秒脉冲激光 烧蚀深度 双温模型 分子动力学 镍钛二元形状记忆合金 烧蚀弹坑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37
字数 26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新林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42 354 11.0 17.0
5 朱卫华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83 480 13.0 18.0
6 陈志勇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2 156 7.0 11.0
7 陈鹏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0 26 1.0 5.0
8 何红宇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 4 2.0 2.0
9 曹友朋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飞秒脉冲激光
烧蚀深度
双温模型
分子动力学
镍钛二元形状记忆合金
烧蚀弹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电技术应用
双月刊
1673-1255
12-1444/TN
大16开
天津市空港经济区纬五道9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8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