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1960-2011年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研究发现其存在准两年周期振荡(TBO),且此TBO存在着年代际变化,1960-1974年和2001-2011年期间TBO较弱,1975-2000年期间TBO较强.对此TBO及其年代际变化的机理进行分析发现:(1)此TBO与印度洋热含量的TBO有密切联系,前冬季印度洋热含量若为西正东负,其上空会出现两个反气旋性异常环流,到了夏季与西太平洋的异常反气旋合并,使得西太平洋反气旋加强,并出现一个类似东亚-太平洋(EAP)型遥相关波列,导致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偏多,热含量也在海洋Rossby波和Kelvin波的作用下向东西方向移动,并在秋季使热含量发生反转,印度洋上空转为两个气旋性异常环流,在冬季加强,使得次年降水偏少,形成TBO;(2) TBO的年代际变化可能是由PDO的位相变化引起的,PDO暖(冷)位相,信风偏弱(强),海气耦合偏弱(强),降水受印度洋热含量(太平洋海温)影响较大,受ENSO影响较小(大),TBO较强(弱).
推荐文章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准两年周期振荡及其成因
东亚夏季风
降水
准两年周期变化
热带西太平洋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准两年振荡特征及其关联因子分析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
准两年周期振荡
东亚夏季风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南海夏季风对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南海夏季风
华南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准两年变化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周期振荡的长期演变
东部降水
降水准两年周期振荡
(TBO)
长期演变
敏感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准两年周期振荡及其年代际变化的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气候学 降水特征 统计分析 准两年周期振荡 江淮地区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108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426
字数 89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6.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3 166 7.0 12.0
2 李瑞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21 3.0 3.0
4 王明珠 5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1)
共引文献  (158)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候学
降水特征
统计分析
准两年周期振荡
江淮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4-4965
44-1326/P
大16开
广州市福今路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7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