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沿岸地区进行引水灌溉不能忽略引入泥沙的处理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溉事业以来,目前不同灌区已基本形成适宜自身地理特点和灌溉需求的引水输水类型和入渠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根据引黄灌区所处河道位置和地域条件,结合灌区灌溉类型和泥沙处理方式,归纳提出了4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即,沉沙输水模式、输水沉沙模式、分水滞沙模式和输水输沙模式;根据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形成条件、调控效果和存在的水沙问题,分析了适合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输水输沙关键技术和重点调控目标,分别为沉粗排细调控、远距离输沙调控、分沙入支渠调控和泥沙入田调控;泥沙远距离分散输送技术是实现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
推荐文章
黄河下游生态型引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生态型灌区
模糊集对分析法
水资源承载力
引黄灌区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分布评价与配置模式
泥沙分布
泥沙输送系数
泥沙分散系数
泥沙配置
引黄灌区
黄河下游
黄河水沙变化对下游引黄灌区的影响研究
水沙变化
挟沙能力
粗颗粒泥沙
渠道灭草
小开河引黄灌区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发展及泥沙治理历程探讨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
灌区发展
泥沙治理
灌区水沙配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 灌溉类型 泥沙处理方式 水沙调控模式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7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143
字数 6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44/j.cnki.jiwhr.2016.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红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8 54 3.0 7.0
2 苏佳林 5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
灌溉类型
泥沙处理方式
水沙调控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双月刊
1672-3031
11-5020/TV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甲1号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3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