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本体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整合、共享和利用效率的组织方式。在分析传统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自身的特点,提出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相结合的半自动化本体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从关系数据库中抽取概念及其关系建立初始本体;然后从非结构化的网站数据中提取概念,并利用在线字典 WordNet 和网络百科全书 Wikipedia 丰富概念的语义,完善初始本体。使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构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本体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数据库中的资源,又考虑了非结构化数据的补充作用,减少了构建成本,本体更加完善。探讨了本体进化的途径,指出了本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推荐文章
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技术初探
农作物种质资源
征集
技术要点
青海高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
农作物
种质资源
保护与利用
青海高原
山西省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干旱地区
抗逆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山西省
种质资源库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的作用和建议
农作物种质资源
普查
收集
种质库
保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作物种质资源本体构建研究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农作物种质资源 本体 结构化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7-4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6.004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永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54 1340 17.0 36.0
2 陈丽娜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1 58 5.0 6.0
4 司海平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17 37 3.0 5.0
5 方沩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3 215 7.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7)
共引文献  (242)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作物种质资源
本体
结构化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