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空气燃烧、30% O2/70% CO2和50% O2/50% CO2这3种燃烧方式,采用一种简化的宽谱带关联k分布模型,计算了不同H2O/CO2混合气体的辐射特性,并采用Mie氏电磁理论和前苏联热力计算标准计算了3种燃烧方式下固态颗粒的辐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H2O/CO2气体的普朗克平均吸收系数和总发射率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H2O的存在对辐射换热的贡献更大;2 600~4 400 cm-1的谱带重叠区对H2O/CO2气体发射率的贡献最大.在50% O2/50% CO2的全氧燃烧方式下烟气的总发射率比空气燃烧方式下提高约30%,且燃烧烟气中固态颗粒的整体辐射能力强于三原子气体,其中焦炭颗粒的辐射力占10%~ 20%,灰颗粒的辐射力占50%~60%,而三原子气体的辐射力占20%~30%.
推荐文章
富氧燃烧含灰烟气辐射特性的部分光谱k模型
富氧燃烧
含灰烟气
辐射换热
部分光谱k分布模型
离散坐标法
富氧气氛中煤粉燃烧特性改善的实验研究
煤粉
富氧
燃烧特性
实验研究
中心富燃料直流煤粉燃烧器燃烧及NOx生成特性
直流燃烧器
煤粉燃烧
数值计算
着火及燃尽
NO_x生成特性
煤粉燃烧时NOx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
燃烧
氮氧化物
炉内温度
煤粉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氧煤粉燃烧烟气的辐射特性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全氧燃烧 辐射特性 宽谱带关联k分布 吸收系数 发射率 衰减系数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448.21
字数 5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5/rskxjs.R20141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益超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 148 1500 19.0 32.0
2 安恩科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57 500 13.0 21.0
3 刘若晨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9 20 3.0 4.0
4 刘泽庆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3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氧燃烧
辐射特性
宽谱带关联k分布
吸收系数
发射率
衰减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