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脂多糖预处理对切口耐药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制备浓度为1.8×109 CFU/mL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菌液。取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组1~组3采用滴入加涂擦法用1、0.5、0.25 mL MRSA菌液量制作切口感染模型,组4和组5分别为切口组和空白对照。观察制模后4 d切口状况。取112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7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A组为0.25 mg· 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B组为0.5 mg· 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 C 组为1 mg · 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 D 组为1.5 mg· 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E组为无菌等渗氯化钠溶液预处理组,F组为切口感染组,G组为空白对照组。于制作切口感染模型前48 h和24 h腹腔注射脂多糖。观察制模后小鼠1至7 d每天的体温变化、第3天及第7天血常规、第7天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制模后第7天处死小鼠,取切口周围软组织做HE染色,镜下观察。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切口MRSA感染模型显示,0.5 mL菌液切口感染组有6只小鼠切口红肿,6只化脓,制作的切口感染模型较为稳定,并以此菌液量制作脂多糖预处理组的切口感染模型。采用脂多糖预处理后,B组小鼠体温变化幅度最小,第3天和第7天时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幅度最低,且第7天时粒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制模后第7天,B组血清白细胞介素( 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升高幅度最小,IL-10升高幅度最大。 B组小鼠的切口化脓率为25.00%(4/16),明显低于D、E、F组的化脓率(χ2=7.988、19.940和19.940,P<0.01)。结论小剂量脂多糖预处理可以降低机体及切口局部的感染严重程度,其中0.5 mg· kg-1·次-1为最佳预处理剂量。
推荐文章
小剂量照射的抑癌增强作用及其对皮肤组织的影响
小剂量照射
优化剂量
抑癌
协同作用
小剂量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
阿糖胞苷
诱导分化
细胞生长
HL-60细胞
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分析
Ⅰ类手术切口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剂量脂多糖预处理对切口耐药菌感染的防治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脂多糖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感染 预处理 切口感染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细菌耐药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6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6.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君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65 492 12.0 19.0
2 单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15 126 6.0 11.0
3 刘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130 532 11.0 15.0
4 王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27 137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脂多糖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感染
预处理
切口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双月刊
1674-2397
11-5673/R
杭州市庆春路79号浙医一院内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4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