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应对区域性特征日益凸显的大气污染问题,中国在多个区域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证检验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效果对于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作者以山东省会城市群为例,基于空气质量指数以及6种分项污染物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1)尽管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施以来山东省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并不显著。(2)不同污染物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SO_2、CO和NO_2的浓度,PM_(2.5)和PM_(10)浓度的双重差分项估计系数均为正且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O_3浓度在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后显著上升。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在于大气污染治理及空气质量改善的长期性、参与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强有力协调机构的缺失、联防联控制度建设不完备以及合作治污能力不足等。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避免陷入"集体行动困境"是未来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重点。
推荐文章
南昌及其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对策研究
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昌九区域
对策研究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状况的概述与分析
辽宁中部城市群
大气污染
概述分析
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探讨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机制
海洋陆源性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SD仿真分析——基于浙江省的经验证据
联防联控机制
海洋陆源性污染
陆海统筹
浙江省
SD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来自山东省会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来源期刊 城市与环境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双重差分 集体行动困境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
页数 19页 分类号 F2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骞 31 406 8.0 20.0
2 刘华军 88 988 18.0 30.0
3 王弘儒 4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双重差分
集体行动困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与环境研究
季刊
2095-851X
10-1211/C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冶大厦8层
82-247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