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分泌的外膜泡( OMVs)的毒力。方法提取、纯化4株不同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菌株33、3237、B29和10)分泌的OMVs,BCA法定量后,使用不同浓度的OMVs刺激RAW264.7细胞24 h,CCK-8试剂检测OMVs的细胞毒性,q-PCR法检测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角化细胞源性生长因子(KC)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表达,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10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菌株B29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而菌株33和3237为非MDRAB。将不同浓度OMVs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24 h后,细胞存活率随着OMVs浓度增加而降低。其中,菌株10、B29、3237产生的OMVs在5μg/mL时可引起明显的细胞死亡,而菌株33产生的OMVs毒力明显低于其他菌株,在25μg/mL时细胞存活率仍未见明显降低。4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泌的OMVs均能刺激RAW264.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KC和MIP-2,且随着OMVs浓度增加,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也增加。菌株33分泌的OMVs促炎能力最低,菌株10分泌的OMVs促炎能力最高,且在5μg/mL时,菌株10产生的OMVs促进KC、MIP-2表达的能力急剧上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F=19.094和19.032,P<0.05或<0.01)。结论不同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分泌的OMVs毒力各不相同,其中泛耐药和多重耐药菌株分泌的OMVs具有较强的细胞毒力以及促炎能力。
推荐文章
119株宫颈分泌物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宫颈分泌物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亚胺培南
耐药性
变迁
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与亚胺培南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
外膜蛋白
耐药机制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医院获得性肺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分泌的外膜泡毒力比较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 抗药性,细菌 毒力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细菌耐药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1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6.02.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28)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鲍氏不动杆菌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
抗药性,细菌
毒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双月刊
1674-2397
11-5673/R
杭州市庆春路79号浙医一院内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4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