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围术期治疗措施。方法对22例血友病合并 HIV 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54岁)术前检测免疫功能,规范手术操作程序,精细操作减少手术损伤,术前、术中和术后补充凝血Ⅷ因子,常规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统计分析发生术后脓毒症与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根据有无脓毒症与手术部位感染,将22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手术部位感染组、非手术部位感染组。比较相应两组患者的 CD4+ T 细胞数、CD8+ T 细胞数、CD4/CD8、白细胞计数、血色素、血小板计数、白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血友病合并 HIV 感染患者术后发生脓毒症及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统计不同切口类型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例数,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20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无异常出血;1例胆囊切除患者术中汹涌出血,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止血;1例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10 d 发生手术吻合口部位小血管破裂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经输血和补充凝血因子后电凝止血。清洁切口5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污染切口12例,2例手术部位感染;感染切口5例,4例手术部位感染。9例发生术后脓毒症,其中6例术前有感染和脓毒症。无手术死亡。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情况良好。结论对于血友病合并 HIV 感染患者,术前有感染、术中及术后异常大出血是发生术后脓毒症的主要原因,采用适当围术期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