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围术期治疗措施。方法对22例血友病合并 HIV 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54岁)术前检测免疫功能,规范手术操作程序,精细操作减少手术损伤,术前、术中和术后补充凝血Ⅷ因子,常规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统计分析发生术后脓毒症与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根据有无脓毒症与手术部位感染,将22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手术部位感染组、非手术部位感染组。比较相应两组患者的 CD4+ T 细胞数、CD8+ T 细胞数、CD4/CD8、白细胞计数、血色素、血小板计数、白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血友病合并 HIV 感染患者术后发生脓毒症及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统计不同切口类型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例数,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20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无异常出血;1例胆囊切除患者术中汹涌出血,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止血;1例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10 d 发生手术吻合口部位小血管破裂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经输血和补充凝血因子后电凝止血。清洁切口5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污染切口12例,2例手术部位感染;感染切口5例,4例手术部位感染。9例发生术后脓毒症,其中6例术前有感染和脓毒症。无手术死亡。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情况良好。结论对于血友病合并 HIV 感染患者,术前有感染、术中及术后异常大出血是发生术后脓毒症的主要原因,采用适当围术期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推荐文章
血友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手术安全与护理研究
血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友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手术安全与护理研究
血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手术安全问题探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手术期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友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与围术期治疗
来源期刊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艾滋病 血友病 手术风险评估 并发症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7-2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88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保池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 65 278 8.0 12.0
2 刘新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 10 42 4.0 6.0
3 李垒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 27 154 7.0 10.0
4 司炎辉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 27 108 7.0 7.0
5 张伟伟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 16 62 6.0 6.0
6 刘启领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 7 2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滋病
血友病
手术风险评估
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双月刊
2095-9133
11-9361/R
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永宁北路2号综合楼24楼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