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PEG-rhG-CSF)用于预防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原则,将受试者按1∶1∶1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00μg/kg PEG-rhG-CSF组,6 mg PEG-rhG-CSF组和5μg/kg rhG-CSF组。其中乳腺癌患者接受2个周期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病情接受1~2个周期化疗。全组患者采用TA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或TA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多西他赛联合卡铂化疗方案,21 d为1个周期。结果100μg/kg PEG-rhG-CSF组、6 mg PEG-rhG-CSF组和5μg/kg rhG-CSF组患者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0μg/kg PEG-rhG-CSF组、6 mg PEG-rhG-CSF组和5μg/kg rhG-CSF组患者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69.7%、68.4%和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63)。100μg/kg PEG -rhG-CSF组、6 mg PEG-rhG-CSF组和5μg /kg rhG-CSF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6.1%、6.4%和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35)。100μg/kg PEGr-hG -CSF组、6 mg PEG-rhG-CSF组和5μg/kg rhG-CSF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7%、4.1%和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81)。结论行TAC 方案或TA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化疗后48 h单次注射100μg/kg或6mg固定剂量 PEG-rhG-CSF,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疗效确切。与连续注射5μg· kg-1· d-1 rhG-CSF比较,预防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相当,且更具优势。
推荐文章
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Ⅰ期临床药效学
聚乙二醇化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Ⅰ期临床试验
疗效
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相关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
新瑞白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减少
有效性安全性
60例化疗病人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观察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化疗
白细胞减少
不良反应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聚乙二醇化
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肿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癌,非小细胞肺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6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6.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癌,非小细胞肺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肿瘤杂志
月刊
0253-3766
11-2152/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2-47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8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72073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