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长期渗漏是导致灵渠秦堤塌陷病害的主因,严重影响了灵渠的保护工作。以飞来石段秦堤为研究对象,分析地下渗流场及渗漏原因,评价相应治理措施的效果。对秦堤的渗漏问题进行了现场勘查,评价了区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防渗墙来封堵渗漏通道,并布置地下水位观测孔进行地下水监测。建立地下水渗流场的数值模型,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地下水渗流,将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水渗流模拟,对比分析设置防渗墙后渗流场的变化。模拟得到防渗墙的等效渗透系数分别为7×10-7、7×10-7、7×10-8 m/s,封堵了渗漏通道,改变了渗流途径。治理后,河间地块的每延米渗流量由2.640 m3/d减至0.176 m3/d,减少了93.3%。分析表明:水位高差大、渗流途径短、砂卵石层及灰岩中的岩溶裂隙渗透性强是该区域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利用高压旋喷桩形成防渗墙可有效治理渗漏。
推荐文章
秦堤高压喷射防渗效果分析
高压喷射
防渗效果
渗流
数值模拟
防渗墙
地下及隧道工程的防渗堵漏技术
地下及隧道工程
渗漏水
成因分析
技术措施
临海砌石灰堤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
堤坝
软土
渗流
土工膜
养猪污染治理成效、问题及改进措施
养猪污染治理
成效
问题
改进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灵渠秦堤渗漏特征及防渗治理成效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渗漏 监测 渗流场 数值模拟 成效分析 灵渠秦堤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灌溉排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223.4
字数 36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6.03.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217 5190 40.0 63.0
2 贾洪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33 499 11.0 21.0
3 刘立志 6 5 2.0 2.0
4 陆卫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渗漏
监测
渗流场
数值模拟
成效分析
灵渠秦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