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刻铜文房是刻有文字或图案的一系列铜质文房用具的总称,以墨盒和镇尺为主,制作与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晚期。清代道光年间,北京琉璃厂开始规模化生产墨汁,人们不再需要即时磨墨,而铜墨盒作为储存墨汁的容器随之诞生,盒内装有一团丝棉线团吸收墨汁,盒盖则箍有石板或砚板用以舔笔。刻铜墨盒的收藏价值主要来自盒面的刻绘,在清末秀才陈寅生等人的创制下,原本光洁单调的墨盒表面被刻上了类似砚铭的文字,
推荐文章
点亮学生的一生
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
课堂模式
学生管理
农村小规模学校"一生一策"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
小规模学校
一生一策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的不断改进
初中生物复习课
'被子植物的一生'
教学改进
学科素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戎马一生墨盒伴
来源期刊 收藏.拍卖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北京琉璃厂 陈寅生 砚铭 吴佩孚 阎锡山 质文 冯玉祥将军 刻绘 中山先生 西花厅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K875.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京琉璃厂
陈寅生
砚铭
吴佩孚
阎锡山
质文
冯玉祥将军
刻绘
中山先生
西花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收藏.拍卖
月刊
1672-6928
44-1590/G0
大16开
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利路19号远洋明珠大厦4
46-281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0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