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播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存在理由.受制于媒介形态的不易接近性和信息传播的非充分性,人类在前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是一种局限生存,即人以传播行为为外观的生存境遇是局促的,无法尽兴;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使人的传播生存桎梏逐渐打破,其生存状态日益接近于无所不在,亦即泛在——人的全息本体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分身或镜像,似乎可以全时存在于全网络.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因为24小时在线的原因,人似乎每每“生活在别处”,反而很少全身心沉浸于当下现场,这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大面积的“在场缺席”的社会景观.当代人类这种时时生活在各处又从不生活在某处的矛盾状态,无疑值得省思.传播学者如果从这一省思中体悟到某种一般认识,则为传播研究反哺哲学社会科学掀开了大幕的一角.
推荐文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讨
移动互联网
广播媒体
市场机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应对策略分析
移动互联网
Android
物联网
拓扑结构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社群生态如何构建
互联网
广播社群
生态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泛在生存与在场的缺席
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泛在生存 在场的缺席 传播人理论 移动互联网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新媒体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G20|C0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德元 48 6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泛在生存
在场的缺席
传播人理论
移动互联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大学
月刊
1006-1460
31-1157/G2
大16开
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18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