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世说新语》中的材料为中心,我们对魏晋士人关于死亡的观念进行探讨.一方面,魏晋士人承认那个身后世界的存在;另一方面,对死者的称颂,亦从“尚实尚德”的重在功业,而转变为“以寓哀伤”的忧思寄托.这样的转变反映了在《世说新语》的时代里,建立功业已经不是人留给这个世界唯一的东西,而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中,人们甚至能看淡“身后名”与“佳子弟”.然而,中国的纲常伦理观念又使读圣贤书的士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其究竟不得不直面家族延续的使命与责任.这样的“直面”因了“一死生为虚诞”的透彻认知,愈显无奈与悲凉;此悲凉与无奈,更映衬出《世说新语》人物诚实面对自身死亡的通达,这样的通达因其稀有而弥足珍贵.
推荐文章
试析《论语》中孔子的生死观
孔子
生死
文化价值
超越
论刘义庆与《世说新语》的编著
刘义庆
《世说新语》
编著者
背景
魏晋士族的室内空间与陈设探析 ——由《世说新语》谈起
《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
室内空间构成
家具陈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此生与彼岸——《世说新语》中的生死观
来源期刊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学科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士人 生死观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64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蓁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1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世说新语》
士人
生死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年刊
978-7-208-06655-8
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