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NaOH、四丙基溴化铵(TPABr)、Al2(SO4)3·18H2O和硅溶胶(SiO2-sol)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简单的原料比例调变,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ZSM-5分子筛,考察合成配方中水含量、Si含量、A1含量和TPABr含量对介孔、形貌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 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N2吸附-脱附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前驱液摩尔配比n(SiO2)∶n(Al2O3)∶n(Na2O)∶n(TPABr)∶n(H2O)=100∶1∶8.75∶12∶2 600的情况下,于180 ℃下反应36 h,可制得直径为18~20 μm的球形ZSM-5分子筛,分子筛表面由二级纳米晶粒堆砌而成,总比表面积为371 m2/g,介孔率为32.1%,介孔孔径为2.0nm.水含量的增加和Si含量的降低分别有助于二级晶粒更为紧密地堆积和向长条状生长,而Al和TPABr含量的增加则会导致颗粒难以成型且颗粒的尺寸的减小.另外,水和Al含量的增加及Si含量的降低会导致样品总孔容、介孔率和孔径的减小,而样品比表面积则随水含量的降低及Al、Si含量的增加而减小.TPABr含量的调变对样品介孔性质影响不大.
推荐文章
二次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分子筛膜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耐酸性ZSM-5分子筛膜
晶种
H2O/SiO2比率
渗透汽化
重复性
超重力技术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
超重力
ZSM-5
分子筛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水热合成法合成ZSM-5分子筛催化合成松香甘油酯的研究
ZSM-5分子筛
水热合成法
松香甘油酯
稳定性
绿色合成ZSM-5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绿色合成
ZSM-5分子筛
脱除模板剂
无模板剂合成
水溶剂高效利用
离子热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简单水热合成法制备介孔ZSM-5分子筛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ZSM-5沸石 介孔分子筛 水热合成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6,32
页数 9页 分类号 O643.3
字数 6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16.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利雄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1 625 13.0 23.0
2 周颖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ZSM-5沸石
介孔分子筛
水热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