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在大鼠体内对格列美脲药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6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给予3 g·kg-1六味地黄丸,0.5h后给予格列美脲0.5 ng·kg-1;对照组只给予相同剂量的格列美脲.所有大鼠均在给药前(0 h)以及给予格列美脲后各时间点经尾静脉采血,HPLC法测定格列美脲的血浓度,DAS 3.2.1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六味地黄丸对大鼠体内格列美脲药动学特征的影响.结果 格列美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对照组大鼠体内格列美脲的药动学参数tmax、t 1/2、ρmax、AUC分别为(1.5±0.00)h、(12.06±7.9)h、(1.07±0.07) mg·L-1、(10.60±0.48) mg·h·L-1;实验组大鼠体内格列美脲的药动学参数tmax、t1/2、ρmax、AUC分别为(2.00±0.00)h、(7.29±4.32)h、(2.78±0.11) mg·L-1、(13.67±1.37) mg·h·L-1.2组之间的ρmax、AUC差异均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增加大鼠体内格列美脲的ρmax,并延长其tmax,据此建议临床上两药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格列美脲浓度以及患者血糖水平.
推荐文章
微透析法研究六味地黄丸在肾阴虚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药动学
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型糖尿病
效应细胞
微透析取样法
防风对六味地黄丸干预实验性视网膜变性作用的影响
引经药
防风
六味地黄丸
视网膜变性
祛风及开窍类引经药对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眼内分布的影响
引经药
六味地黄丸
有效成分
分布
六味地黄丸对实验性慢性肾病动物的保护作用
大鼠
慢性肾病模型
六味地黄丸
尿蛋白
血浆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六味地黄丸对大鼠体内格列美脲药动学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格列美脲 药动学 大鼠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2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赛贞 49 224 7.0 13.0
2 田自有 15 27 3.0 5.0
3 林利芬 8 38 4.0 6.0
4 徐红燕 6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味地黄丸
格列美脲
药动学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双月刊
1007-4406
31-1726/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4-573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7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