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间使”穴对心肌缺血(MI)大鼠疑核胆碱能神经元、心率变异性(HRV)高频成分(HF)等变化的影响,分析电针改善MI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间使组、三阴交-地机组,每组12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MI模型.MI后1、2、3d分别给予两电针组动物电针各30 min.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电图(ECG),并分析心率(HR)、ECG-J点高度和HRV的HF、低频(LF)成分值;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 1)、内皮素(ET)的含量,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延髓疑核区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囊泡状乙酰胆碱转运体(VAChT)和c-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造模后HR加快(P<0.05),ECG-J点显著抬高(P<0.01),HRV的HF值变小,LF/HF值升高(均P<0.01);血清CK-MB、LDH 1及ET含量均显著增高(均P<0.01);疑核区的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ChAT、VAChT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电针3d后,两电针组ECG-J点高度接近基线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内关-间使组HF明显增高(P<0.01),LF/HF明显降低(P<0.05);电针1d和3d后,两电针组血清CK-MB、LDH 1及ET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电针3d后,内关-间使组疑核的c-fos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ChAT、VAChT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内关-间使组疑核c-fos阳性细胞表达数量明显多于三阴交-地机组(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MI大鼠心肌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提高副交感神经的紧张度、改善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激活疑核区c-fos神经元有关;但疑核中的胆碱能神经元是否介导电针抗MI的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颈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心肌IR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大鼠
迷走神经剪断对兔尿生成实验的影响
迷走神经
尿生成
心房钠尿肽
迷走神经对大鼠肝脏葡萄糖代谢和纤维化的影响
迷走神经
载体蛋白质类
肝糖原
肝硬化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现状
迷走神经
难治性癫痫
电刺激
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疑核-迷走神经介导针刺“内关”-“间使”改善心肌缺血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电针 交感/副交感活动平衡 疑核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机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6
页数 分类号 R245.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2/j.1000-0607.2016.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411 4701 36.0 53.0
2 王俊英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机能研究室 27 360 12.0 18.0
3 刘俊岭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机能研究室 59 786 16.0 26.0
4 李成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8 37 3.0 5.0
5 陈淑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机能研究室 37 540 14.0 21.0
6 陈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3 20 2.0 3.0
7 端木程琳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机能研究室 6 4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1)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缺血
电针
交感/副交感活动平衡
疑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