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辨治郁热内蕴证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我院收治的郁热内蕴证高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内外合治.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测量治疗前后体温,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显著,有效率93%较对照组患者74.4%明显升高;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且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儿用药后6h、12 h、24 h的体温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6h后2组患儿体温差异不显著(P>0.05),而12 h、24h后2组患儿的体温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平均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辨治郁热内蕴型小儿高热疗效肯定,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体温,促进高热的消退,是中医内外合治儿科急症的突出体现,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推荐文章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疗效观察
小儿外感高热
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急性期小儿哮喘临床研究
急性期小儿哮喘
麻杏石甘汤
解痉平喘
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麻杏石甘汤加减
穴位贴敷、肺功能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辨治郁热内蕴证小儿高热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儿 高热 郁热内蕴证 麻杏石甘汤 穴位贴敷 中医内外合治 临床研究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6
页数 分类号 R289.5|R27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93/j.cnki.51-1501/r.2016.03.06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仇午娴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 2 17 2.0 2.0
2 陈洁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 2 17 2.0 2.0
3 俞佳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
高热
郁热内蕴证
麻杏石甘汤
穴位贴敷
中医内外合治
临床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季刊
1004-0668
51-1501/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2-6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3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