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种子物理休眠解除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是了解种子休眠生态学和种群适应策略的重要途径.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银沙槐(Ammodendron bifolium和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是在干旱区分布的3种豆科珍稀物种,其种子均存在物理休眠现象.以3种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探讨冷层积(5℃)、夏季高温及干/湿处理对种子物理休眠解除的作用.研究表明:①3种植物种子的硬实率高,种皮透水性低,划破种皮的处理方法可有效解除3种植物种子的物理休眠.②冷层积对3种植物种子的物理休眠解除无显著影响.③高温、干/湿条件和处理时间显著影响3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其中,湿热条件更能有效解除3种植物种子的物理休眠.准噶尔无叶豆和银沙槐种子的物理休眠解除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在80℃和65℃湿热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70.48±2.92)%和(78.13±3.67)%,而乌拉尔甘草种子的物理休眠解除率与温度呈负相关,40℃湿热条件下的萌发率最高,达到(85.23±3.82)%.表明荒漠地区夏季的极端高温有利于种子物理休眠的解除,但较少的降水量却限制了种子的萌发,这可能是导致该地区3种植物自然种群实生苗稀少,有性更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不同贮藏条件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活力的影响
贮藏条件
药用植物
种子
发芽率
活力指数
不同条件下木兰科植物种子的保质期研究
木兰科植物
种子
贮藏温度
播种
育苗
冷湿层化·光照和温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高寒草甸
萌发率
冷湿层化
萌发生态位
休眠
植物种子休眠及破除方法研究进展
植物种子休眠
破除方法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温度、水热条件对3种植物种子物理休眠解除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荒漠植物 种子 温度 干/湿条件 物理休眠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及植物生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3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6/j.azr.2016.03.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0)
共引文献  (607)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5)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漠植物
种子
温度
干/湿条件
物理休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