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搭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双层纳米微球缓释系统,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壳聚糖(PLA /CS)双层纳米微球,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制备参数;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纳米微球的粒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在乳化过程中将 rhBMP-2和 SDF-1依次加入纳米微球中,计算其包封率和载药量,透析袋扩散法检测其体外缓释效果。结果:制备的双层纳米微球外形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542.33±14.38)nm,微球之间无粘连。rhBMP-2包封率为(82.41±1.05)%,载药量为(24.67±0.43)ng/mg;SDF-1包封率为(75.58±0.84)%,载药量为(22.63±0.41)ng/mg。药物释放持续至少30 d,呈“双相释放”。第30天时累计释放的 rhBMP-2和 SDF-1分别为72.85%和91.01%。结论:成功制备了包裹 SDF-1和 rhBMP-2的双层载药微球,形态良好,包封率较高,体外缓释效果较好。
推荐文章
PLA/CoFe_2O_4载药微球的制备、表征及释药性能
聚乳酸
铁酸钴
载药微球
释药性能
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
壳聚糖
盐酸左氧氟沙星
微球
缓释
BMP-2-PLA缓释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的研究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微球
缓释
生物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包载 rhBMP-2和 SDF-1的双层纳米微球的构建及体外释药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聚乳酸(PLA) 壳聚糖(CS)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rhBMP-2)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SDF-1) 药物控释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44.9
字数 42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733.2016.02.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乳酸(PLA)
壳聚糖(CS)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rhBMP-2)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SDF-1)
药物控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3733
61-1062/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52-90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67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