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烟雾吸入量稳定可控的吸入性损伤兔模型. 方法 设计制作由管道连通集成的烟雾生成和吸入致伤一体化装置,主要组成部分为供气单元、烟雾生成单元、水浴冷却箱、烟雾储存罐、动物呼吸机、废气净化池.选取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烟雾吸入3 min组8只、烟雾吸入6 min组8只、烟雾吸入10 min组8只,对照组兔吸入空气10 min,后3组兔采用前述装置吸入相应时间的烟雾致伤.采用复合气体检测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烟雾温度及成分;监测3个致伤组兔伤后12h内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对照组兔亦进行相同监测.伤后即刻采集3个致伤组兔右股动脉血检测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另外于伤后即刻、30 min及1、3、6、12h采集烟雾吸人10 min组兔右股动脉血检测pH值、PaCO2、缓冲碱、碳酸氢根离子、PaO2及SaO2,对照组随烟雾吸入10 min组在伤后即刻进行前述检测.伤后12h,取3个致伤组兔右肺上叶组织观察大体及病理改变,对照组兔亦于同时相点进行观察.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 (1)烟雾温度为(31.2±0.8)℃,氧气体积分数为(14.8±1.9)%,一氧化碳体积分数为(0.063 ±0.003)%,二氧化硫体积分数为(0.007 8 ±0.000 6)%.烟雾中含有机气体近百余种,挥发性有机物总含量达(429±7) mg/m3,以烷、苯、腈类含量较高.(2)3个致伤组兔伤后出现呼吸急促、心率降低、平均动脉压降低现象,对照组兔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正常.(3)烟雾吸入3 min组、烟雾吸入6 min组、烟雾吸入10 min组兔伤后即刻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25.5±2.9)%、(46.0±4.1)%、(70.3±5.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9)%,t值分别为13.54、26.39、34.60,P值均小于0.01.(4)与对照组比较,烟雾吸入10 min组兔伤后各时相点pH值、PaO2、SaO2明显降低,PaCO2于伤后30 min ~ 12 h明显升高,缓冲碱于伤后30 min及1h明显降低、伤后12h明显升高,碳酸氢根离子于伤后即刻至伤后3h明显降低、伤后6h及12 h明显升高(t值为4.68 ~ 9.73,P<0.05或P<0.01).(5)对照组兔双肺红润,肺泡间隔清晰、结构整齐;伤后12h,3个致伤组兔肺组织出现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变化等现象,以烟雾吸入10 min组病变最为严重. 结论 笔者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烟雾吸入性损伤装置,成功建立烟雾吸入量准确可控、损伤程度一致性好的吸入性损伤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