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郎木寺为调研区域,选取当地藏族居民、回族居民、旅游者和外来经营者4类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相片引导的半结构化访谈法,回收访谈资料共计396份,其中藏族居民102份,回族居民96份,旅游者99份,外来经营者99份.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采用共现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出4类群体感知意象的空间结构.结果显示:受访的4类群体形成了一系列相同的意象热点,且同一意象热点承载的地方感知是多样化的;同时4类群体受各自文化背景以及认知限度的影响,对同一地方呈现出不同的感知,并形成了4类不同的感知意象结构;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共现联系主要体现在同一地理界限内、性质互补、性质相似3个方面;当地居民与外来人口对于文化认同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旅游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宣传并没有达到居民所认同的高度.
推荐文章
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滨海温泉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营口鲅鱼圈为例
滨海温泉旅游地
空间结构演化
文化扩散理论
鲅鱼圈
基于SNA的苏州旺山村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法(SNA)
乡村旅游地
空间结构
规划策略
苏州旺山村
基于食用菌视角的乡村旅游地流动空间研究
食用菌
乡村旅游地
流动空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宗教旅游地多群体感知空间结构——基于地方理论的解析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感知 意象热点 群体差异 郎木寺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旅游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2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F590
字数 101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497.2016.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振斌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70 931 17.0 28.0
2 高艳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4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1)
共引文献  (734)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57)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感知
意象热点
群体差异
郎木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双月刊
1008-9497
33-1246/N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
32-36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44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