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微乳法制备了n-p型CeO2/BiOBr 异质结,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既作为Br源,又作为“桥”使CTA+修饰在CeO2表面形成了稳定的油包水微乳体系.利用XRD、SEM、HRTEM、UV-Vis DRS、BET、XPS等对样品进行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并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MO)的光催化活性研究.考察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合成CeO2/BiOBr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BiOBr异质结相比于单体CeO2和BiO-Br来说,它的光响应范围大大增加,在可见光下降解MO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450℃下煅烧可使MO达到最佳的降解率,而高温则会使催化剂发生烧结.机理研究表明,在CeO2与BiOBr复合体中,使有机物矿化的主要为CeO2价带上的光生空穴.CeO2/BiOBr催化活性增强主要是由于在CeO2与BiOBr之间形成了n-p型的异质结.
推荐文章
Ag/CeO2/BiOBr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卡马西平的降解研究
Ag/CeO2/BiOBr
卡马西平
光催化降解
微波辅助合成BiOBr/CeO2及其光催化性能
微波辅助合成
BiOBr/CeO2
光催化性能
可见光
罗丹明B
CeO2改性WO3/g-C3N4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
CeO2
分布
储氧放氧能力
氧空位
氧化
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煅烧温度制备的n-p型CeO2/BiOBr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分子催化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CeO2/BiOBr 异质结 煅烧温度 光催化 微乳法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643.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少斌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84 873 15.0 24.0
5 尹佳芝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2 7 1.0 2.0
6 曹亚亚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eO2/BiOBr
异质结
煅烧温度
光催化
微乳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催化
双月刊
1001-3555
62-1039/O6
大16开
兰州市天水中路18号
54-6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0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