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描绘了后现代语境下主人公的种种精神症状,这是她的自我异化加焦虑的体现.本文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探讨了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精神症状,把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解读为拉康的他者—小他者—大他者的原型叙事.通过他者的语言,小说描绘了现代社会中主体的分裂、异化景象.主人公的自我焦虑体现了她对想象界的渴望,希冀通过回归实在界从而实现与母体的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自我的分化,保证自我的完整和统一.但主体形成的要求就是进入象征界,因此女主人公危机的解决也必然是要回归代表象征界的社会体系.本文通过对《可以吃的女人》的精神分析,探讨小说在临床症状、医学哲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推荐文章
电影《女蛹》的精神分析
女蛹
人格分裂
精神分析
镜像理论
原型理论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D.H.劳伦斯的精神分析"情结"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劳伦斯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情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病态的主体:对《可以吃的女人》的精神分析
来源期刊 医学争鸣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我 他者 主体 想象界 实在界 精神分析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观点与视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9.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76/j.issn.1674-8913.2016.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林棚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33 147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我
他者
主体
想象界
实在界
精神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争鸣
双月刊
1674-8913
61-1481/R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52-8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