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分析寒凝与非寒凝因素所致的痛经人群的红外热图表达,以及与正常人群的红外热图差异。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其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各30例,设同年龄段的正常健康女性30例为对照组。采用红外热成像扫描,分别测定上肢、下肢、盆腔、神阙、督脉和任脉6个区域热值,采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痛经组盆腔、神阙、上肢、下肢区域热值明显偏低,任脉区域热值略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热图表达仅上肢区域热值有明显差异,寒凝证候组低于非寒凝证候组。③寒凝证候组中病程越长的患者测温区的温值越低。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上肢、下肢、盆腔、神阙及任脉的红外热图热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且越接近肢体末端,差异越明显。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在热图表达上差异不明显。
推荐文章
原发性痛经辨证分型与脉图参数相关性分析
原发性痛经
辨证分型
脉图参数
相关性
痛经安丸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原发性痛经
痛经安丸
寒凝因瘀
原发性痛经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原发性痛经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痛经患者红外热图特征?
来源期刊 现代中医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红外热成像技术 寒凝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71.11+3
字数 25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16.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秀丽 17 54 5.0 7.0
2 闫卫红 10 101 5.0 10.0
3 张文征 14 91 6.0 9.0
4 陈艺芸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发性痛经
红外热成像技术
寒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医临床
双月刊
2095-6606
10-1157/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25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6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