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近代城市中种植行道树的观念形成于民初、并在1920年代后期得以深入人心,成为道路建设和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考察近代城市行道树种植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其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巴黎改造和维也纳等欧洲城市拆墙辟道运动,同时被引入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并成为城市美化运动的标志之一。西方的这些经验在20世纪初传入日本后,行道树成为模仿西方城市意象的重要道具,同时满足了防灾需求。我国近代的行道树种植观念即在此影响下形成。民国的行道树文献带着普及知识、规训市民行为、强化民族主义意识等多重目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近代国家建构的进程。考察行道树种植观念的形成是研究我国近代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思想史的样例。
推荐文章
山西民国时期的书法
民国书法
书法潮流
艺术价值
民国时期的审计思想与现代借鉴
民国时期
审计思想
现代借鉴
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原因探略
民国时期
上海
霍乱
成因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国时期行道树种植观念之形成与普及探述
来源期刊 风景园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行道树 思想观念 近代性 科普 城市景观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986
字数 88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85/j.fjyl.2016.04.0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亦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56 197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行道树
思想观念
近代性
科普
城市景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风景园林
月刊
1673-1530
11-5366/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A1305
80-402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