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解剖、HE和AB-PAS染色技术研究了菲牛蛭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菲牛蛭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单细胞唾液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咽、食道、嗉囊、肠、直肠和肛门.口开孔于前吸盘腹中部,口腔内有3片呈三角形排列的颚片,颚片由辐射肌和横纹肌构成,其脊上具单列细齿,可切开寄主皮肤.单细胞唾液腺开口于颚片两侧的乳突上,可分泌蛭素;咽呈短球形,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肌层发达;食道短而窄,黏膜层见少量杯状细胞和大量嗜酸性颗粒;嗉囊两侧有10对侧盲囊,最后一对侧盲囊最长且延伸至肛门两侧;肠部尚无明显分化,可细分为肠和直肠.肠前段腔内有多个盲囊状的细管,形成“肠内盲囊”,黏膜层具较多腺细胞,黏膜下层发达,具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细胞;直肠肠腔明显大于肠的肠腔,褶皱高度明显比肠的低,上皮细胞间可见少量杯状细胞.AB-PAS染色结果显示菲牛蛭消化管黏液细胞有4种类型:Ⅰ型被染成红色,Ⅱ型被染成蓝色,Ⅲ型染成紫红色,Ⅳ型染成蓝紫色.口腔部黏液细胞分布以Ⅳ型和Ⅲ型为主,少量Ⅱ型与Ⅰ型黏液细胞,咽部以Ⅲ型为主,食道、嗉囊、肠前部以及直肠壁均无酸性和中性黏液细胞存在,肠中后部以Ⅰ型为主,肛门壁存在大量的Ⅱ型黏液细胞.讨论了菲牛蛭消化管结构特点与食性的关系等问题,发现肠是菲牛蛭整个消化管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且消化管特殊的结构特征决定了菲牛蛭主要以血液作为食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