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进一步发展
超弦/M理论,既然作为认识宇宙的“终极理论”,就应当能够解释宇宙学中的诸多问题,例如黑洞,因此,在超弦理论第二次革命以后,超弦/M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黑洞物理的研究.
从超弦/M理论看黑洞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许多物理学家,包括克里斯托多罗(D.Christodoulou,1951~)、伊思雷尔(W.Israel,1931~)、普赖斯(R.Price)、卡特尔(B.Carter,1942~)、克尔(R.Kerr,1934~)、罗宾森(D.Robinson)、霍金和彭罗斯,都发现黑洞和基本粒子也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不一样,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证据使人相信惠勒(J.Wheeler,1911~2008)的“黑洞无毛”所表达的思想.所谓“黑洞无毛”,指的是除了少数可以区别的特征外,所有黑洞看起来都是相像的.这几个可以区别的特征分别是黑洞的质量、电荷或其他力荷①,还有自转速度,而将基本粒子区分开来的也正是这些物理量,只是自转速度代之以自旋.因此,他们认为,黑洞可能本来就是巨大的基本粒子.既然超弦/M理论可以用来统一描述基本粒子及作用于其间的自然力,那么,也就应该能够描述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