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CT静脉造影(CTV)在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非血栓型髂静脉病变(NIV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PTS、NIV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TV、DSA两种检查方法对PTS、NIVL诊断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58例患者,其中DSA确诊PTS 96例,NIVL 32例.与DSA相比,CTV诊断PTS、NIVL的敏感性分别为94.8%、93.8%,特异性分别为87.1%、96.0%,Youden指数分别为0.819、0.898,阳性似然比分别为7.35、23.45,阴性似然比均为0.06,Kappa值均>0.7,McNemar检验均提示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0.9.结论 CTV对PTS、NIVL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与DSA有较好的一致性,在PTS、NIVL的诊断与DSA无明显差别,对其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价值.
推荐文章
CT血管造影诊断髂静脉Cockeet综合征的价值
静脉血栓
X摄影术
计算机
血管成像
经皮血栓碎吸联合血管成形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性血栓抽吸
介入治疗
髂-股型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微治疗的早期疗效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介入治疗
术后生活质量
支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T静脉造影对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及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的评估价值
来源期刊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 CT静脉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8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6-1863.2016.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松峰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22 93 6.0 9.0
2 赵晓旭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7 17 2.0 4.0
3 李晓健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10 30 3.0 5.0
4 温志国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10 30 3.0 5.0
5 杜丽苹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10 15 3.0 3.0
6 韩万里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3 4 1.0 2.0
7 梁德安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5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
CT静脉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季刊
2096-1863
10-1411/R
16开
广州市越秀区竹丝岗二马路5号之一龙珠大厦2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