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末制导交接班时的目标捕获概率是超视距防空导弹作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快速计算中末制导交接班时的目标捕获概率,通过将导弹和目标的三维空间散布转换为视线坐标系下弹目相对位置向量的均值和方差,建立了一种红外导引头中末制导交接班时的目标捕获概率解析计算模型,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验证了其有效性。以此模型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完成了目标捕获概率的灵敏度分析,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均表明,导引头视场角对目标捕获概率的影响最显著,弹目相对位置向量在视线坐标系OyL 轴和OzL 轴上投影的方差次之。
推荐文章
导弹协同制导中末交接班目标截获概率研究
空空导弹
协同制导
指令修正
中末交接班
截获概率
SAR成像末制导交接班问题研究
合成孔径雷达(SAR)
成像制导
末制导
交接班
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拦截弹中末制导交接班窗口
视线旋转坐标
捕获条件
高超声速目标
交接班窗口
纯比例导引律
协同制导条件下空空导弹中末制导交接班能力
空空导弹
中制导
雷达导引头
协同制导
交接班
数据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视距防空导弹中末制导交接班时的目标捕获概率研究
来源期刊 固体火箭技术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防空导弹 中末制导交接班 目标捕获概率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火箭研究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3-7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V448
字数 44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73/j.issn.1006-2793.2016.05.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良玉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40 189 9.0 11.0
3 刘少波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防空导弹
中末制导交接班
目标捕获概率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固体火箭技术
双月刊
1006-2793
61-1176/V
大16开
西安市120信箱47所编辑部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6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9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