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化学链氧解耦(CLOU)是基于化学链燃烧(CLC)技术的一种新型燃烧方式,具有CO2内分离的优良特性。具有良好吸氧释氧性能的氧载体是 CLOU 技术的关键,其宏观层面的反应性决定于其微观层面的晶格氧传输机理,但目前对这种微观机理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 CuO氧载体释氧的微观机理,构建了CuO团簇及CuO平板模型,模拟团簇及表面的释氧过程。CuO平板模型释氧包括O原子在CuO内部扩散、表面O2的形成及释放过程。结果表明:CuO(111)表面释氧过程的最高能量势垒为3.16 eV,与实验值3.39 eV接近,低于CuO团簇模型的释氧能量势垒3.51 eV;此外,O原子在CuO(111)内部的扩散势垒仅为0.87 eV,说明CuO(111)释氧的限制步骤是表面O2的形成过程。
推荐文章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在CuO(111)的表面吸附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CuO
NO
吸附
分子氧在Con小团簇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Con团簇
ConO2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电子性质
TADFIW水解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
TADFIW
水解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绿色化学
化学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
热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uO氧载体释氧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新能源进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DFT) 化学链氧解耦 铜基氧载体 释氧动力学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3-39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16
字数 4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560X.2016.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永新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50 327 11.0 15.0
2 李方勇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21 167 8.0 12.0
3 刘亚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9 222 10.0 14.0
4 冯晓鸣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3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DFT)
化学链氧解耦
铜基氧载体
释氧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能源进展
双月刊
2095-560X
44-1698/TK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广州能源所《新能源进展》编辑部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2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