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国内外液态锂回路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四川大学流动液态锂回路的研究进展。为开展等离子体与流动自由液态锂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而设计了该回路,其目标是:(1)获得稳定、均匀的流动自由液态锂表面;(2)研究等离子体辐照下液态锂的蒸发、溅射以及氢、氢同位素和氦在液态锂中的滞留行为;(3)研究等离子体辐照下液态锂与结构材料的相容性。系统包括液态锂循环部分和直线高密度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推荐文章
液态金属镓回路搭建及无窗靶实验研究
液态金属
回路
无窗靶
自由液面
中国液态锂铅实验回路DRAGON-Ⅳ磁流体动力学直管实验段数值分析
液态金属包层
液态锂铅回路
磁流体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中国液态锂铅包层材料研究进展
液态包层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锂铅回路
ITER 液态锂铅回路鼓泡柱中提取氚的理论计算
鼓泡柱
氚提取
数学模型
液态锂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态锂回路的研究及实验
来源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态锂回路 技术参数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核聚变工程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6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L62+1
字数 18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68/j.0254-6086.2016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左浩毅 四川大学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 32 227 9.0 13.0
2 杨党校 四川大学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 8 9 2.0 3.0
3 苟富均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12 12 2.0 3.0
4 曹小岗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11 6 1.0 2.0
5 欧巍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5 1 1.0 1.0
6 陈顺礼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9 6 1.0 2.0
7 薛晓艳 四川大学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 3 1 1.0 1.0
8 张卫卫 四川大学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态锂回路
技术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季刊
0254-6086
51-1151/TL
大16开
四川成都二环路南三段3号
62-17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7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