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实地调查和环刀法,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7种典型生态系统(糙野青茅草地、柳树灌丛、白桦林、混交林、冷杉林、云杉林和方枝柏林)的土壤持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了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同一生态系统土壤容重随深度极显著上升而持水能力随深度极显著下降,生态系统系统类型对土壤容重和持水能力有极显著影响,以混交林土壤平均容重最小和持水效果最好;王朗自然保护区土壤的最大持水能力为90 870 361 t,主要贡献都是草地生态系统和混交林.生态系统对区域土壤持水的贡献取决于其面积的大小及其本身的持水能力.基于土壤持水能力的生态系统定向管理中,应加强混交林的建设,在构建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群落的结构及减少人为干扰.
推荐文章
王朗自然保护区发现珍稀兽类四川田鼠
王朗自然保护区
四川田鼠
新分布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地被物
吸水过程
储水能力
王朗保护区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
森林昆虫学
蚁科
分布格局
自然保护区
四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土壤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来源期刊 四川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 持水能力 生态系统 王朗自然保护区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15
字数 38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舒联方 5 8 2.0 2.0
2 李德文 21 5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0)
共引文献  (26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
持水能力
生态系统
王朗自然保护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3-5508
51-1217/S
大16开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33512-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