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硝酸铋和偏钒酸铵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在不锈钢丝网基底上负载BiVO4薄膜。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产物的晶型、组成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i的过量不利于得到组分单一的产物,而增加V的量则有利于制备纯的单斜相BiVO4。同时,薄膜外观颜色随着Bi与 V 摩尔比n(Bi):n(V )的增加,逐渐变深。另外,溶剂热时间是薄膜微观形貌的控制因素。可见光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表明,当 n(Bi):n(V)=1时,溶剂热时间为24 h时制备的BiVO4薄膜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且5次循环测试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表现出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该实验路线简单,原料易得,结果重复性高,可以便利的设计成材料类专业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推荐文章
不锈钢丝网筒体缝焊设备及工艺
不锈钢丝网
搭接缝焊
缝焊工艺
缝焊热能
过滤精度
不锈钢丝网上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可控生长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氧化锌纳米线
光催化
不锈钢丝网
水热
BiVO4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可见光下还原二氧化碳
光催化
二氧化碳还原
可见光
钒酸铋
Y掺杂量对N-BiVO4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水稻秆
掺杂
BiVO4
偶氮胭脂红B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锈钢丝网负载BiVO4可见光光催化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BiVO4薄膜 不锈钢丝网 溶剂热法 光催化性能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G642.0|TB383
字数 4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791/j.cnki.sjg.2016.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玉兰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 10 24 3.0 4.0
2 宋祖伟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 18 29 3.0 4.0
3 代辉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 8 10 2.0 2.0
4 赵志超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iVO4薄膜
不锈钢丝网
溶剂热法
光催化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技术与管理
月刊
1002-4956
11-2034/T
大16开
北京清华大学10号楼2层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70
总下载数(次)
48
总被引数(次)
1220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