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实验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甲烷在常温空气下的 MILD 燃烧.计算结果表明耦合机理 GRI-Mech 2.11的数值计算模型能很好地预测炉内 CO、O2和温度等参数.通过模拟发现,可以将整个炉膛划分成3个区域(Ⅰ:中心区,Ⅱ:高浓度区,Ⅲ:回流区),在不同区域内,CO 的生成与消耗是不同的,其中 CO 的生成反应主要为(R166)(HCO+H2O H+CO+H2O)、(R167)(HCO+M H+CO+M)、(R168)(HCO+O2 HO2+CO), CO 的消耗反应主要为(R99)(OH+CO H+CO2).
推荐文章
高温空气燃烧的燃烧特性及环境特性分析
高温空气燃烧
稀释空气
预热温度
燃烧温度
NOx
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升温过程中纯氧燃烧特性的研究
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
升温过程
纯氧
空气
燃烧
CFD模拟
燃烧过程中气体辐射特性分析
非灰辐射
统计窄谱带关联K模型
光谱数据库
燃烧系统
窄谱带
烘焙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钾的赋存形态及析出迁移特性
烘焙生物质
燃烧
固定床
碱金属K
化学分级提取
热力学平衡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温空气 MILD 燃烧过程中 CO 形成特性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MILD燃烧 甲烷 CO生成 CO消耗 GRI-Mech2. 11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2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123
字数 35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5/rskxjs.R201603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楚光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399 6536 37.0 58.0
2 张亮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5147 31.0 46.0
3 刘洋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131 489 12.0 16.0
4 邹春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26 170 8.0 12.0
5 蔡磊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67 5.0 6.0
6 何一卓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ILD燃烧
甲烷
CO生成
CO消耗
GRI-Mech2. 1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