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我国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专一性吸食必需氨基酸缺乏的水稻筛管液.利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人们构建了褐飞虱及其体内类酵母共生菌(YLS)参与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合成途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克隆和 RNA干扰研究Y L S的His2和His6(分别命名为EdeHis2和EdeHis6)在褐飞虱生长、发育和存活中的作用.同源搜索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deHis2和EdeHis6均源于Y L S基因组,与绿僵菌 His2和His6高度同源并在系统发育树中形成一个簇,但在褐飞虱基因组中无同源基因.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表明,His2和His6在褐飞虱的各个龄期均表达且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在褐飞虱脂肪体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头、足、体壁和中肠.此外,在褐飞虱头和翅的基因组中未能扩增到目的片段,而在腹部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分别注射外源双链RNA(dsEdeHis2或dsEdeHis6)后的第2、4、6天,EdeHis2的表达量分别显著下调45%~60%,EdeHis6下调27%~55%. dsEdeHis2和 d sEdeHis6分别使褐飞虱的死亡率提高了8.3%和9.2%,雌、雄虫的若虫期历期延长了0.43 d、0.33 d和0.65 d、0.36 d,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另外,注射d sEdeHis6的褐飞虱雌雄成虫翅畸形率分别为11%和13%,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源于Y L S的EdeHis2和EdeHis6参与褐飞虱组氨酸的合成,与褐飞虱的存活、发育和翅发育相关.
推荐文章
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菌体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植物保护学
褐飞虱
类酵母共生菌
菌体蛋白质
提取方法
共生菌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化中的作用
褐飞虱
共生菌
致害性
抗性水稻品种
褐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与氨基酸营养的关系
褐飞虱
类酵母共生菌
氨基酸
谷氨酰胺合成酶
氨基转移酶
不同褐飞虱寄主种群类酵母共生菌形态和数量的比较
褐飞虱
类酵母共生菌
寄主种群
致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类酵母共生菌中两个组氨酸合成基因在褐飞虱发育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褐飞虱 组氨酸 类酵母共生菌 His2 His6 R N A干扰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6-41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435.112+.3|S476.12
字数 59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19/j.1001-7216.2016.6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强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7 1271 20.0 33.0
2 俞晓平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01 640 14.0 19.0
3 郝培应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生物计量与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16 66 5.0 7.0
4 万品俊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 9 2.0 3.0
5 唐耀华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生物计量与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23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褐飞虱
组氨酸
类酵母共生菌
His2
His6
R N A干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稻科学
双月刊
1001-7216
33-1146/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中国水稻研究所内
3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28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