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察了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四种不同结构特征的乙烯基单体和桐油(TO)、蓖麻油(CO)两种生物质油在室温(25℃)下以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的本体均聚合和共聚合反应,以及环烷酸钴的配位效应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取代基的供电性或共轭性越强的单取代烯烃逾难均聚合;苯乙烯不能均聚,也不能与丙烯酸乙酯共聚合;由于空间位阻的原因,桐油和蓖麻油的均聚合以及与其它单体的共聚合在常温下均不能进行;环烷酸钴的配位效应能够提高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促进聚合反应进行。
推荐文章
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可靠性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位阻效应对受阻酚杂化体系阻尼机理的影响
位阻效应
受阻酚
分子动力学模拟
阻尼机理
草酸与铬配位影响因素
草酸
铬配合物
配位反应
影响因素
滑脱效应对气井产能评价的影响
低渗透油气藏
开发
滑脱效应
生产能力
数学模型
曲线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构因素和配位效应对室温本体聚合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州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结构因素 配位效应 室温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本体聚合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0
字数 2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60/j.cnki.gzhx.201601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正辉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33 293 9.0 16.0
2 肖先森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6 2 1.0 1.0
3 徐丽娟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2 1 1.0 1.0
4 袁国桂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构因素
配位效应
室温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本体聚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化学
双月刊
1009-220X
44-1317/O6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