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至今仍然难以琢磨,前人或将其归因于NW向松坪沟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或南北向岷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但地表同震破裂、地震地质、地震等烈度图等调查和研究结果都不支持这种走滑型断层的地震成因.本文基于叠溪地震区构造地貌和湖相地层断层调查,结合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与2013年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类似的发震构造模型,即隐伏断坡型逆冲断层发震构造模型,认为在叠溪震区10~15km深部隐伏一条西倾的逆冲断坡,其向东逆冲作用导致了叠溪地区频繁的地震活动.这个发震模型有待深部地球物理测深资料和地表大地测量资料的验证.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
地震地热说
地震柱
地震构造模式
地震预测
青藏高原
考虑地震后效应的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青藏高原东缘
地震后效应
地质灾害易发性
加权信息量模型
2009年8月11日安达曼群岛Ms7.5地震热红外变化
卫星红外遥感
强震
热红外异常
小波变换
相对功率谱
安达曼群岛地震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空区初步研究
地震空区
孕震空区
时空演化特征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Ms7.5级地震发震构造再研究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 岷江断裂 逆冲断坡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7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79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9/j.ge0review.2016.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6 845 13.0 28.0
2 张岳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6 3334 33.0 56.0
3 李海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2 461 13.0 20.0
4 李建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1)
共引文献  (41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31)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
岷江断裂
逆冲断坡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