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钢管外壁射流冷却方式下厚度方向温度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控制冷却策略和冷却强度能够实现壁厚20 mm以下钢管的全面冷却,满足钢管工艺需要;壁厚小于20 mm的钢管,当传热系数为2 000W/(m2·℃)时,采用连续冷却方式内、外表面与厚度中心最大温差小于250℃;当传热系数为3 000 W/(m2·℃)时,与连续冷却方式相比,采用水冷和空冷循环进行的间隔型冷却方式使钢管内、外表面与厚度中心最大温差进一步减小.
推荐文章
海洋深水井钻井过程中井简温度的变化规律
海洋
深水油气井
机械钻速
循环
钻井液
井筒温度
随钻温度
节点更新
TiNi合金冲击相变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固体力学
瞬态温度
红外测温
TiNi合金
实时
冲击相变
相变耗散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轧后钢管冷却过程中厚度方向温度变化规律
来源期刊 钢管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钢管 外壁射流冷却 冷却方式 冷却强度 传热系数 温差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335.71
字数 41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国栋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026 11666 45.0 62.0
2 周存龙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55 258 8.0 15.0
3 江连运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4 16 2.0 3.0
4 袁国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70 307 11.0 15.0
5 张雪成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 2 1.0 1.0
6 刘晓瑾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8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钢管
外壁射流冷却
冷却方式
冷却强度
传热系数
温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管
双月刊
1001-2311
51-1164/TG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碾河路6号34幢
62-19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6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