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同域物种形成是物种形成的方式之一,探究同域种下分化对理解和认识物种进化有重大的意义。同一物种同域分布的不同种群由于生态因子的差异造成发生时间差异,产生季节性生殖隔离,阻碍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从而促进物种的种下分化。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主要取食水稻和茭白,存在种下分化的现象,已分化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研究表明,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成虫发生时间可能存在差异,推测季节性生殖隔离可能是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分化的机制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二化螟两个寄主种群越冬幼虫的滞育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以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为研究对象,统计两个寄主种群越冬后幼虫化蛹时间、羽化时间,明确二化螟两个寄主种群越冬代的发生差异。基于前期研究结果,2016年1月25—27日从田间采集二化螟茭白种群和水稻种群越冬幼虫,采用傅淑等(2015)报道的幼虫滞育解除方法,将两个寄主种群越冬幼虫各自均分成两组,每组约500头,分别置于室内(25℃、LD15:9h和RH 70%)和室外遮雨的自然环境中滞育解除,每天检查并记录越冬幼虫的化蛹数及羽化数。结果表明:①室内恒定条件下,茭白种群50%个体进入化蛹的时间为30d而水稻种群的为46d,相差16d。②室外自然条件下,茭白种群累计化蛹率达到50%的时间比水稻种群早17d。③室外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羽化结果表明,茭白种群羽化存在两个羽化高峰,水稻种群同样存在两个羽化高峰:茭白种群的第二段高峰与水稻种群的第一段高峰重叠,茭白种群累计化蛹率达到50%的时间比水稻种群早16d。本研究证实了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的发生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茭白种群越冬代成虫发生期明显早于水稻种群,为阐明二化螟寄主种群间的�
推荐文章
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比较研究
二化螟
水稻种群
茭白种群
越冬代
发生时间
不同药剂防治二化螟药效比较
水稻二化螟
药效比较
药剂防治
发生时间
生长中后期
施药效果
使用效果
持效期
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的比较研究
二化螟比较
习性
不同生境
茭白
水稻
北方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水稻田
茭白田
二化螟
越冬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化螟寄主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华中昆虫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二化螟 水稻种群 茭白种群 越冬幼虫 化蛹 羽化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1-351
页数 1页 分类号 S433.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小平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56 359 12.0 17.0
2 刘文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17 144 5.0 12.0
3 陈荣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 0 0.0 0.0
4 全为礼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6 24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化螟
水稻种群
茭白种群
越冬幼虫
化蛹
羽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昆虫研究
不定期
16开
河南省郑州市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