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体感振动能够刺激人的体表感觉区,这种刺激传输到躯体感觉神经,进而影响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的躯体感觉中枢,从而改变大脑功能状态.本研究旨在通过脑电检测方法,研究体感振动对大脑功能状态的影响.分别对12名受试者进行了20 Hz体感振动刺激实验,采用相对功率变化率、Lempel-Ziv复杂度和基于互信息的脑网络等方法.结果发现,20 Hz振动使得左前额区及左前颞区的脑电信号产生频率跟随响应;而脑网络分析表明:20 Hz体感振动刺激使大脑右半脑区的额叶、中央叶、顶叶、颞叶、枕叶之间的信息流传递加强,大脑皮层趋于兴奋.因此,利用20 Hz体感振动刺激调节大脑功能状态具有一定可行性.
推荐文章
振动结合负重刺激对下肢表面肌电均方根振幅的影响:基于4种刺激下半蹲起提踵练习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振动刺激
负重刺激
振动结合负重刺激
运动单位
激活
半蹲起提踵练习
表面肌电
均方根振幅
两种声刺激模式下的正常鼓膜 振动特征初步研究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
鼓膜振动
纯音
扫频音
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40Hz脑电与认知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老年血管性痴呆
40Hz脑电图
MMSE量表检测
认知能力检测
直接皮质电刺激在脑功能区手术中对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脑/康复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脑/外科学
手术期间
电刺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 Hz体感振动刺激对脑电特征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感振动 脑网络 相对功率变化率 Lempel-Ziv复杂度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6-1052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1-5515.2016016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静 30 202 6.0 14.0
2 王学民 88 690 13.0 21.0
3 明东 107 678 16.0 21.0
4 周鹏 70 457 11.0 17.0
5 马娜 2 0 0.0 0.0
6 綦宏志 46 445 14.0 19.0
7 田苗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感振动
脑网络
相对功率变化率
Lempel-Ziv复杂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515
51-1258/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候区外南国学巷37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6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0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37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