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试验、乏燃料后处理及核电站事故等人类核活动向自然界释放了大量的129I.129I在沉积物中的含量与化学形态分布对揭示其迁移规律和沉降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研究沉积物中129I不同形态所需要的合理分离及制备流程就尤为重要.结合太湖湖泊沉积物的特点并通过比较众多沉积物中129I形态的分离流程,提出了改进的逐级浸取流程.在温度、时间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对沉积物样品分离出沉积劭中129I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金属氧化物态、残余矿物态四种不同形态,并通过高温热解法及125I示踪计算回收率及损失率.改进后的逐级浸取法能达到90%的提取效率,离子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的适宜浸取时间和温度分别为4.5h、30℃,4.5h、75℃,5.5h、75℃.流程适用于同类湖底沉积物样品分析.
推荐文章
大气颗粒物中129I 的加速器质谱测量
加速器质谱
大气颗粒物
129I
福岛核电站事故
环境监测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
氮形态
分布特征
表层沉积物
大亚湾
滇池沉积物磷的释放以及不同形态磷的贡献
滇池
释放
环境因子
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积物中129I不同形态的逐级浸取分离
来源期刊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沉积物 逐级浸取 形态分析 129I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有毒与有害物质(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58
字数 4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035.2016.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伟 10 20 3.0 4.0
2 顾志杰 22 107 5.0 10.0
3 李杰 4 3 1.0 1.0
4 王博远 2 0 0.0 0.0
5 张力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纳米中心 2 0 0.0 0.0
6 吴昊坤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积物
逐级浸取
形态分析
129I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双月刊
2095-1035
11-6005/O6
大16开
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