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摘要:
工程与社会的关系是工程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许多哲学家都认为,技术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由于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人性和社会。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提出了关于建立技术评估制度的议案,该议案主要致力于对技术可能会给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加以预测,使技术政策和决策在对直接的近期利益和间接的远期后果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注重经济效益以及不可逆转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在技术动力学研究和技术的社会建构思潮影响下诞生了工程社会评估(Social Assessment of Engineering)。工程社会评估理论的发展归结为一对矛盾: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对评估的有效性要求及希望乃基于人类对未来的美好预期,这种预期是工程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赋予评估的使命是给出这样一个美好预期。这种评估很难保证实际工程结果达到预期的有效性,但这并不影响评估的必要性。期待着将来来建立一个评估的可量化、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但应当说明这样的一个指标体系不是终极的,是动态演化的。
推荐文章
缘起·方法·终归——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争议与解答
社会科学
方法论
科学研究
缘起
终归
电力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评估
电力
社会
协调
持续发展
评估
评估水库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研究
水库
社会
风险
评估
20世纪中国新诗与民间歌谣关系的缘起
中国新诗
民间歌谣
关系
缘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工程社会评估的缘起与发展
来源期刊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学科
关键词 工程社会评估 工程社会影响评估 社会影响 社会工程哲学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社会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3-68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C0|TB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24.2016.0067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晓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5 4 1.0 2.0
5 王佩琼 15 2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程社会评估
工程社会影响评估
社会影响
社会工程哲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双月刊
1674-4969
11-5780/TB
大16开
200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